再融资新规岂是儿戏 业内建议规范高送转

来源: 作者: 时间:2017-03-03
提供再融资新规岂是儿戏 业内建议规范高送转的信息
      再融资新规影响进一步发酵。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,为破解"发行股份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20%"的规定限制,已有上市公司开始筹划通过"高送转"来增大公司股本总量。另据记者统计,再融资新规发布十余天以来,已有20来家上市公司发布"10送6"以上分红方案。

  业内人士指出,虽然当前是年报发布期,也是"高送转"推出密集期,但"高送转"成为上市公司常用套路,背后乱象频出已是不争的事实。如何规范"高送转",确保其回归回报投资者的初衷亟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。

  影响继续发酵

  "短短十来天,天天听到有公司放弃或修改定增及并购重组配套募资方案的消息。"华南一家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,公司此前已经公布并购重组方案,但至今仍未获批,"由于方案附带非公开发行募资计划,以目前再融资新政的威力来看,我们对当初自信满满的定增方案也开始担忧。"

 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截至2月27日,已有近40家上市公司表示,将修改、暂停或其定增计划,或有意"重新设计"并购重组配套融资。综合多家公司透露的原因发现,"并购重组配套融资定价按照发行期首日定价""定增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发行前总股本20%""距上次募资时间间隔不低于18个月"三大因素是上市公司作出调整的主要原因。

  "我们最担忧的,是新规对定增认购方的影响。"上述董秘表示,按照发行期首日定价这一规定带给认购方很大压力,"我们还在观望审批情况,但已有机构透露出退出认购的意向,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挽留。如果实在不行,估计我们也只好修改重组方案。"

  "按以往的惯例,认购方往往能以低价参与配套融资,重组风声释放后股价涨幅非常可观。但如果按照发行期首日来定价,这种传统利益共享的模式将发生变化。"深圳一家私募负责人表示,缺少高额收益的驱动,难以带来高度热情。

  目前,前述30余家上市公司中,已有包括兆易创新、国元证券、盛屯矿业等公司,均遭遇认购方退出的情况。还有上市公司主动调整发行对象,迪马股份2月20日晚公告将制定新的定增预案重新进行申报,其中一个调整就是发行对象由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变为"锁定2名"。

  "高送转"意外走红

  "年前有一家上市公司要用现金并购我们,本来已经谈得差不多了,前几天突然说还要再等等。"吴刚(化名)是深圳一家互联网企业创始人,其公司之前被某上市公司看中,对方计划以定增方式获得资金,然后并购他的公司,"现在他们说要么忍痛先降价,要么等他们高送转弄完,我还在考虑。"

  业内人士介绍,为规避重组审核,此前不少公司推出了"现金收购+再融资"或是"再融资+募投项目"的方式收购资产,不过采用这种套路的公司很容易受到20%股本发行量的限制。前述私募负责人分析认为,不排除上市公司定增受到新规影响,现在想用"高送转"的方式来破局。

 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再融资新规发布后,两市已有20来家公司发布了"10送6"以上的分红预案,其中多家公司此前未进行预披露,属于突然"临时抛出"。

  "为了破解20%的限制,提高股本总量将成为许多上市公司的解决路径之一。"华中某中型券商投行部人士解释,"高送转"是最简单粗暴的途径,"一个10送10下来,总股本就直接翻了一倍,以前新发股份占总股本比例可能达到30%,现在就只占比15%,不受到新规限制。"

  "高送转对上市公司的吸引力正越来越大,尤其是新上市或股本规模较小的公司。"上述私募负责人表示,一方面"高送转"是市场持续欢迎的诱因,很可能助推股价大涨,导致定增价格上调,对应发行股份数量下降,可降低触碰20%红线的可能性;另一方面有的公司即便眼下没有再融资需求,但考虑到股本规模大更有利于定增,可能提前实施高送转来预留"伏笔"。

  "据我了解到的情况,已经有公司正在谋划进行高送转,来给未来的定增做准备。"前述华南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。

  高送转乱象亟待规范

  "目前尚无法肯定上述高送转与再融资新规有关,因为当前是年报披露期,也是高送转方案推出的密集期。不过,高送转乱象频出已是不争的事实。"广州一私募经理对记者表示,"高送转"已成为A股"万金油",既能用于配合机构炒作公司股价,也能"掩护"大股东或高管减持套现,还可为日后定增留下重要"伏笔"。

  "如果再不进行强有力的限制和整治,高送转炒作之风只会越来越兴盛。"该私募经理对记者表示,"高送转"几乎没有门槛,公司不用拿出真金白银,只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,却往往能起到各种作用,但它最主要的意义--回报投资者却被渐渐淡忘。

  事实上,监管层也已关注到高送转乱象。据不完全统计,从年初至今,至少有15家上市公司因高送转预案被监管问询。

  "虽然管高送转频遭交易所问询监管,但毕竟没有真正戴上紧箍咒。"上述深圳私募负责人表示,近来,"高送转"拉高股价-大股东找理由减持套现-业绩变脸、股价下跌……这样的"套路"屡见不鲜,说明对"高送转"乱象的整治力度还需加强。

  如今,"高送转"或许已经增加了另一大功能--增大股本方便定增融资。对此,知名财经评论人皮海洲指出,"如果不对上市公司高送转制度加以规范,那么,再融资新规也就会受到严峻的挑战。"

  他建议,对于上市公司高送转必须正本清源,监管部门尽早采取措施,清除"高送转"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"套路",让其回归到回报投资者的初衷来。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